主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清华大学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王贵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259
邮箱:jzsxkbjb@mailoa.tsinghua.edu.cn
ISSN 2096-9368
CN 10-1717/TU
信息公告
- 1
- 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创刊90周年之际,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建筑史学刊》正式创刊发布。
- 当前目录
-
全球建筑史方法论:批判与重构
2023(4):5-13,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1
摘要:
近年来,建筑史书写采用了更具包容性的方法, 融合了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尽管有这些进展,现有的建筑史和全球史还存在很多知识盲点、错误和扭曲。本文挑战长期以来主流建筑通史所仰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风格和运动,提出新方法论,为探索更为精准的全球建筑史书写铺平道路。该方法论强调建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审美对象 (如绘画、雕塑)和设计产品(如汽车、家具)的三个基本特性:建筑为人类存在方式和活动提供空间秩序;建筑的实现有赖于建构、技术、材料和劳动力的整合;建筑是一种集体表达媒介,由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塑造, 同时也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提出的建筑史学三元方法论反映并更新了维特鲁威三元论:以在世性取代实用,建造性取代坚固,交互性取代美观。
-
“神话-原型”批评视角下埃及早期墓葬建筑的多重隐喻研究
2023(4):14-23,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2
摘要:
从分析古埃及神话文本中的“大母神”和“宇宙山(树)”原型的空间象征意义入手,通过梳理早期墓葬建筑的形式、空间及构造的演变过程,归纳了各历史时期上、 下埃及不同空间原型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在独特的混合神学观念影响下,“神话-原型”象征在古埃及墓葬建筑视角中的复杂演化过程,总结了地穴式墓葬建筑、上埃及国王衣冠冢以及下埃及马斯塔巴中关于“神话-原型”的多重隐喻。
-
“集群式”与“同构性”:先秦时期的宗庙格局及其礼制思想*
2023(4):24-35,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3
摘要:
借助对古典文献与考古材料的深入挖掘,尝试厘清先秦时期的宗庙格局与制度:夏代宫室(宗庙)建筑呈现廊院围合单体的院落式;商代宗庙呈数个院落的群组式; 周代则是按庙制等级昭穆秩序数庙并置的集群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先秦时期宗庙形制的集群式与同构性特征, 包括庙、庙寝与宫室(居寝)建筑空间的同构性,集群式宗庙内各独立庙院的同构性,以及从“士一庙”到“天子七庙”所反映的宗庙制度与社会制度系统的同构性等。进而揭示先秦宗庙建筑遗址与经史典籍文献二者之间的平行信息与持续性关联,认为“集群式”“同构性”的宗庙形制体现了先秦时期基于数理逻辑的等级观念,彰显了“以礼联宗家天下”的庙制思想。
-
溯源维特鲁威人的本义
2023(4):36-43,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4
摘要:
维特鲁威建筑论的核心是“建筑人体摹仿论”。遵从技艺创制的摹仿论,他构建了一个抽象的理想人体,以之作为建筑创制所摹仿的原本。以希腊化时代的“知识统一论”来溯源理想人体的本义,人的形象寓意人神同形的理性灵魂、人体比例的本质属性在于完美数及其可推演的关系、四肢展开的圆方外形指涉宇宙秩序。而体现建筑本质属性的均衡比例,也因摹仿而具有与理想人体“同一” 的属性。以此为基础,并依照时代的科学论,维特鲁威创建了古典科学意义上的建筑学。
-
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汉学研究视角下的中国陵墓及丧葬观念*
2023(4):44-52,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5
摘要:
近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已从不同领域陆续整理和吸纳了较多 1840 年以后西方关于中国陵墓的研究成果,成绩斐然。然而,即使学界已将国外汉学纳入本土学术视野中,也主要集中于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层面,鲜有从建筑视角出发,对 19 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关于中国墓葬建制研究成果的总结探讨。因此,本文谨将该时期的部分重要史料著述校核整理,以汉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为脉络,结合建筑学和学术史视角,分三个阶段对过往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尝试探明西方对待中国陵墓及丧葬观念的看法,汲取其知识论的成果,借鉴其方法论的学术思维。
-
从“诗意造园”到“知夫画脉”——寄畅园改园之较
2023(4):53-70,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6
摘要:
无锡锡山秦氏寄畅园 400 年不曾易姓,有清晰的历史演进脉络并且保存较好,是园林史重要的研究对象。 寄畅园图文资料丰富,尤以秦耀时期和乾隆南巡时期为最, 具备复原研究的充分条件。以 20 世纪 30 年代童寯先生所绘寄畅园平面图为复原研究起点,在仔细耙梳现状遗存信息基础上,经过图像比较,复原设计乾隆南巡时期寄畅园。 以数字模型方法复原秦耀时期寄畅园,并尝试探寻张鉽改园前后的因承变化。在复原研究基础上,结合现状遗存中的有效信息,对张鉽改造前后的寄畅园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何谓“知夫画脉”,如何以土山戴石的假山形式摹写江南山水形貌,实现“混假于真”的天然意境。并研究其在“宛若画意”造园动机下对园林结构的调整、动势掇山的节奏控制手法及因此获得的画意风格。对这两个时期寄畅园的复原研究和比较研究可为其诸多研究方向夯实基础。
-
密斯·凡·德·罗和“最低限度住宅”
2023(4):71-76,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7
摘要:
探讨 20 世纪 20 年代晚期德国大力建设社会福利住房的背景下,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对住房问题的核心立场。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住房短缺的紧迫问题,现代建筑师提出了“最低限度住宅”的概念,并在 “新法兰克福”社会住房项目中实践。而密斯反对“最低限度住宅”理念。在社会学家赫尔穆特·普莱斯纳和建筑师西格弗里德·埃贝林等人的思想影响下,他坚持艺术关怀位于建筑价值排序的首位,并强调住宅的首要价值是维护、支持人们内心世界的发展。
通过梳理“最低限度住宅”概念的发展和应用,揭示其内在结构中经济效率和文化价值的动态博弈。同时交叉分析密斯的写作和阅读,展现其对现代住房空间的思考,更细腻、深入地探讨密斯的建筑理论发展,并揭示出现代主义建筑在其发展初期作为社会干预手段和作为精神文化追求两条道路之间的冲突张力。 -
论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对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影响*
2023(4):77-88,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8
摘要: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947 年 3 月,梁思成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会议从人的需求出发提出体形环境的整体观念,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和城市问题以及建筑教育的发展进行讨论。在该会议的启发下, 梁思成提出“体形环境论”,将除建筑外的城市规划、造园和工业艺术等也纳入建筑学科的范畴,并对学院派和包豪斯建筑教育理念加以整合。回国后,梁思成围绕“体形环境”在清华大学进行建筑教育改革实践,建立了以营建“适用、坚固、美观”的体形环境为目标、多学科综合的通识教育体系。
-
风格·方法·体系:理解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的三条路径*
2023(4):89-101,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09
摘要:
和现代主义一样,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可循 3 条路径进行:一、建筑风格和形式表达;二、创作方法和设计理论;三、包含社会动员、生产管理和领导方式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生产组织方式。第一部分讨论中西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的若干误解及其原由,并简述 20 世纪 30—80 年代其在苏联的发展轨迹。在缕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差异及关联的基础上, 按上述 3 条路径分别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样式的若干外在特点,作为创作方法及设计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 及从建筑单体到城市规划的适用范围,并从冷战竞争和体系对抗角度论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何开创不同现代化道路。深入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我国现代建筑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
-
中国语境里“建筑理论”的构建(20世纪50—60年代)*
2023(4):102-111,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10
摘要:
以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话语中的建筑理论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类型文本入手,对这一时段建筑理论的相关论述进行历史考查,从中梳理中国话语中建筑理论的构建方式和特点。通过对理论认知角度、译文观念和本土重点理论议题相关资料的分析,探究建筑理论的范畴被如何界定,建筑理论自身被国家、社会及建筑学业内赋予了何种作用与分量。
-
计算视角的出现——20世纪30—70年代的建筑理论思潮
2023(4):112-119,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11
摘要:
以参数化设计为代表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技术在当下建筑实践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过往关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研究往往着眼于计算技术发展本身,鲜有在理论层面对计算视角演进的解读,尤其是对传统建筑理论与当下计算机辅助建筑实践不匹配的忽视,正为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研究投下技术教条主义的阴影。据此本文选择以 20 世纪 30—70 年代建筑理论研究中计算视角的出现为着眼点,试图阐明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运用传统建筑理论的必要性。
-
意义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建筑理论的一条线索
2023(4):120-127,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12
摘要:
20 世纪中期以来建筑理论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大量新的观念与思潮不断涌现,如何分析这一复杂的理论图景成为当代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可以使用 “意义问题”这一线索将这一时期一些主要的理论思潮串联起来,从 20 世纪 40 年代的新经验主义到 21 世纪初的非参照建筑等诸多理论流派,都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意义问题” 的讨论中。文章分析了这种讨论是如何深入和演化的,解析了不同流派的立场,并且论述了各个流派基本理论基础之间的关联。最后,从现象学的视角讨论了“意义问题” 能够成为这一线索的理论根源,并且对近期内可能到来的新的讨论进行了展望。
-
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与《营造法式》:一部贯穿大半个世纪的学术史
2023(4):128-137,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13
摘要:
1919 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发现宋《营造法式》并刊印丁本《法式》,之后委托陶湘先生以《法式》诸版本勘核校对并出版陶本《营造法式》,接着朱先生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并延请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加盟,从此开启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系统建构,与对宋《营造法式》这部古代建筑大书的深入探索。自梁思成于 1925 年由乃父处获得陶本《营造法式》 到其加入学社,开展紧锣密鼓的古代建筑考察与研究,直至发现唐代佛光寺大殿,接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梁先生始终坚持以理解与研究宋《营造法式》为中心, 以建构中国建筑史与诠释中国古代营造制度为目标的艰难学术之旅。自 1919 年朱启钤先生发现《营造法式》至梁先生的学术大作《〈营造法式〉注释》全本以《梁思成全集》 第七卷的形式于 2001 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其间经历的大半个世纪,正是几代中国学人在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奥秘这一学术道路上筚路蓝缕的真实历程。
-
元上都、大都与中都规划设计之比例、尺度与数术内涵探析(下)
2023(4):138-148,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14
摘要:
结合考古实测数据、文献记载和几何作图分析,探讨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规划设计的构图比例、尺度规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数术内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指出:元代三都在规划设计上皆存在着清晰的构图比例, 集中体现在每座都城的外城、皇城与宫城的平面形状与比例关系上;三座都城的外城面积与宫城(有时包括皇城)面积皆存在整数倍关系,而大都与中都的宫城面积与宫中主体建筑(前朝或后寝的正殿)所占据矩形地块的面积也存在整数倍关系——若套用《周礼·考工记》中“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或者《营造法式》中“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等古代术语,可将上述规律归纳为“都度以宫”“宫度以正殿”或者“凡营都之制,皆以宫为祖”“凡营宫之制,皆以正殿为祖”。此外,上述比例关系中所涉及的数字,以及各都城三重城垣、宫中正殿(甚至包括街区、街道等)的尺度换算成元代尺、步、丈、 里、亩等数值,皆呈现出丰富而博大的中国传统数术内涵, 尤其表现为对《周易》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律历的象征, 这也恰恰与历史文献中所记上都、大都的主要规划者刘秉忠 “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 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的知识结构与思想体系高度契合。
-
仿古、复国、循制—《晋文公复国图》中建筑表达的三个维度*
2023(4):149-159,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15
摘要:
从《晋文公复国图》中四处场景绘制的建筑形象出发,从仿古风(时代性)、复故国(地域性)、循共制(等级性)三个维度分析,认为画作紧扣“晋文公复国”主题, 以早于宋代的早期建筑样式体现仿古倾向、以北方故国的典型建筑形制表达复国思潮、以社会共知的制度性建筑等级刻画场景空间。作为历史题材类的绘画作品,该图既体现复古意味,又关照当下,反映了南宋前期的时代背景、 技术制度和社会观念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古代绘画作品的建筑表达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尺度设计再读*
2023(4):160-170,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4016
摘要:
古建筑尺度研究之于个案营造技艺、营建历史, 群案匠作示踪,度量衡史和科技史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创建纪年明确,集辽代大木、辽代彩塑、辽代壁藏于一体的薄伽教藏殿而言,其尺度研究意义尤为凸显,然现有研究中关乎尺度者仍有诸多空白可补。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和前人测绘成果,试对该殿之大木、主尊佛像、平棊和藻井架构、壁藏的基本尺度设计进行解读,并提出七点尺度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