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7-15.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2
摘要:回顾陈志华的学术历程,分析其学术研究从异国庙堂建筑到中国乡土建筑之转向背后的深层原因,梳理其在两个领域的研究中社会学方法的顺承关系。通过整理 1989—2018 年间陈志华有关乡土建筑的书籍文章,总结其在社会学研究体系下有关乡土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等多方面的主要关注内容和重要观点, 以期对现今中国乡土建筑研究有所指导与启迪,同时纪念陈志华先生为中国乡土建筑做出的巨大贡献。
2023(2):16-21.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3
摘要:梳理陈志华先生的论著与实践,将他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总结为以下四方面:一、提出“保护文物建筑的丰富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二、提出以“乡土建筑”研究代替“民居”研究,将社会学引入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 三、提出“以乡土聚落为单元的整体研究和整体保护”思想;四、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对“中国乡土建筑遗产的世界意义”做出精辟总结和深刻论述。这些思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尤其是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2023(2):22-31.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4
摘要:以客家围龙屋为研究对象,包括其布局和特色, 其化胎的哲理意匠、化胎形态的历史演变,其五行石的形态和文化内涵,论述围龙屋体现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哲学思想,并研究了围龙屋适应山区环境营建的生态智慧。 得出如下结论:围龙屋是客家民居中最能适应山区环境的生态建筑,是能够有机生长的建筑,是最具深层文化内涵、 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及哲理智慧的建筑。
2023(2):32-42.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5
摘要:基于近年来笔者所在团队于福建省永泰县盖洋村三对厝内策划实施的一个小型乡土文化展览,重点介绍该展览的价值主题提炼和展览设计思路,对“村民主体性” 这一议题提出相关思考,初步探讨乡村遗产阐释在村域景观、区域、社会层面的实施潜力。
2023(2):43-57.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6
摘要:以长溪流域畲族聚落与住宅为例,基于文献和实地调查,考察聚落的分布、形成及其构成,梳理畲族住宅的类型以及平面、空间和构架特征;揭示传统畲族聚落及住宅的生成原因及其从简单到复杂的建筑结构和空间构成演变规律;进而从山地环境、社会生活和营造技艺等方面归纳长溪流域畲族聚落与住宅的文化特征;同时引入耗散结构理论对畲族及其建筑文化的形成机制作出阐释。希望从流域的视角为民族建筑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2023(2):58-67.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7
摘要:回顾太湖流域圩田农业景观变迁历史,探讨今日太湖中下游地区圩田农业景观和乡村聚落格局形成的内在动因,认为地景格局受制于地方自然条件,也源自人类长时间的生产活动和文化积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解析地景格局的变迁,对今日的乡村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2023(2):68-78.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8
摘要:在查阅历史文献、建筑测绘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比较分析浙江省岩下村在 16 世纪初到 20 世纪中叶之间建造的五幢民居。认为不同时代建造者迥异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以及来自香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了岩下民居的发展变化,并使其逐步具有新功能、新空间及新思想。
2023(2):79-97.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09
摘要:通过建筑群的流线组成与视线分析,讨论玉皇阁 “天上宫阙”的设计意匠;重点考察山门区域,观察如何使用建筑语言实现“云层”的营造以及穿云驾雾的体验;在 “云层”区域中,通过对雕龙与云纹等石刻主题的考察,对重要建筑节点“玄真天上坊”在地震后的改造进行建筑考古;讨论主殿红云殿构架的组成与改造史。最终,结合碑文等文献,构架出寺庙的改造史与佛道轮回的使用史。通过玉皇阁一例,侧面得见云南通海在历史上虽处边疆,但作为中央政权文化输出的节点后,儒释道信仰交融、文化繁盛的景象。
2023(2):98-113.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10
摘要:将以四角楼著称的广东和平县林寨古村置于粤赣山区的视域之中,从区域开发史、家族史和建造史相结合的角度,梳理林寨古村的屋式,分析清代中叶林寨陈氏家族在空间策略上从经营围村转为兴建围楼的社会原因和技术原因,阐释了林寨屋式从双堂屋到堂横屋再到四角楼的变化过程,认为林寨四角楼始于陈宗杰所建永贞楼,晚清时进入兴盛期,在空间组织和建造体系上逐渐与堂横屋融合。林寨屋式的多次转变,既受到粤赣山区农业开发、治盗和贩盐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陈氏家族的内部分化,以及在防御性与生活性之间的权衡。
2023(2):114-121.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11
摘要:以井干式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滇西北地区为例,从结构体系出发,对该地区井干式建筑的类型和区划进行研究。根据接地层、人居层以及屋顶层的不同结构形式,归纳出滇西北井干式建筑结构体系的 4 个大类、18 个类型,考察这些类型在滇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划分出基础系、山地系、平地系 3 个区系。
2023(2):122-129.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12
摘要:回顾和梳理华北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的龙王信仰与祈雨传统,还原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建筑空间及祈雨仪式的具体表现,分析龙王庙庙会在地方文化认同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探讨暖泉镇龙王庙、泉水和王敏书院这三个节点的空间演变所体现出的民俗与文教之间的互动。
2023(2):130-142.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13
摘要:明洪武时,蔚州城出现了州卫并置,即军事与民事两套体系并存的管理模式。州卫并置是农耕与游牧文明冲突的特殊体现,也是明王朝军事与行政并行之疆土管理模式的缩影,对城池空间布局与建筑空间模式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在州卫并置的背景下,蔚州城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转变:城市性质由长城沿线的军事重镇演变为张库商道上的商贸中心;占据主导地位的居民从军官将士转变为文人官吏再到商户巨贾;民居分布情况也由明代军民分居于内城东西,到清代商户崛起后逐渐向西北外城拓展。由此, 可以将蔚州城划为内城东区、内城西区、外城西区、外城中区以及外城北区五个分区,以此归纳各分区的民居空间模式及其历时性演变。除外城北区民居样本不足难以考证之外,其余四区民居的空间模式各不相同,与各区历史背景、居民社会经济条件有密切关系。
2023(2):143-153.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14
摘要: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昆明篇和李庄篇。本篇为长沙、昆明篇,主要辑录了中国营造学社 1937 年夏到 1940 年底辗转长沙、昆明期间的史料。
2023(2):158-158. DOI: 10.12329/20969368.2023.02016
摘要:
版权所有:建筑史学刊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访问: